肉类工业“十二五”规划指出,我国肉类加工业的重点任务是进一步调整生产结构,稳步发展猪肉、牛羊肉和禽肉加工。优化肉类食品结构,提高冷鲜肉比重,加强肉制品的精深加工,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。在肉类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,众多肉类加工机械企业异军突起。未来,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市场潜力巨大,肉类加工机械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。
肉类加工机械需求膨胀
随着肉类食品产业的发展,肉类深加工的比例不断增加,新的肉类加工厂也在不断涌现,这些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加工设备。另外,上世纪80—90年代购入的大批国外设备已趋于淘汰,需要更新。目前,全国有一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的肉类机械制造企业达到60多家,许多原来依赖进口的技术装备,比如自动灌肠机、自动包装机、烟熏炉等,现在全部实现自主生产,并且很多产品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市场。所以,我国肉类加工和技术装备,正在逐步实现由进口为主向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转变。
肉类加工业快速发展目前,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。另外,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,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处在加快变化的阶段,对于加工食品的需求显著上升,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0%。今年,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,我国有关行业经济增速趋缓,但肉类加工业依然保持高速增长,农产品加工业增长19%,肉类加工业增长21%。目前,我国肉类加工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还非常低,据统计只有15.6%,而发达国家达到40%以上的水平。预计在需求的强力拉动下,我国肉类加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。
全线自动化是方向肉类工业“十二五”规划明确,加快淘汰手工作坊和半机械化的小型屠宰厂场,应用现代化屠宰工艺技术,促进屠宰企业的标准化改造与升级;大力发展肉类精深加工,优化产品结构,创建知名品牌;通过实施品牌化战略,加快推进肉类产品分类分级和优质优价,逐步解决产品同质化、单一化和低水平恶性竞争问题。世界食品设备的技术发展主流之一,就是使食品加工技术适应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要求,因此,保证设备和食品的安全与卫生十分重要。业界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:在生产线前端加入探头,检测物料里每种物质的成分,比如检测原料肉中蛋白质的含量,保持食品营养成分、风味,保证食品安全;增加绞肉机防护措施,防止因人的疏忽出现事故;利用高新科技,从贴标、打码、异物检测等方面保证食品卫生;在自动化方面,用高效设备代替人工,提高单机生产效率。实现全线自动化是大势所趋,但需要提醒的是,全线自动化并非适合所有企业,只有同规格的产品产量足够大,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。
肉类产品结构趋向多元化随着我国居民对营养、健康、方便食品消费需求的增加,肉类产品的结构正在向多元化、优质化、功能化的方向发展,产品细分程度在加大,深加工产品比例在上升。目前,冷鲜肉的比重大幅度提高,与热鲜肉两分天下。目前,我国冷加工及冷链物流设施不足,白条肉、热鲜肉仍占全部生肉上市量的60%左右,冷鲜肉和小包装分割肉各占10%,肉制品产量只占肉类总产量的15%,与发达国家肉类冷链流通率100%、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50%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。随着厨房设备化的推进,调味食品、休闲食品、传统食品、特色食品以及多功能肉制品会快速增加,肉类产品结构会进一步趋向多元化。
肉类加工机械技术提升快通过近20年的发展,我国肉类加工技术已有很大提高,特别是产品的加工工艺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。对肉类加工机械制造厂家来说,已具备了进一步开发肉类加工机械的基础条件。近年,众多肉类加工机械企业异军突起,其能够生产90%以上的肉类加工设备,几乎覆盖了屠宰、分割、肉制品、调理食品、综合利用等加工领域,而且所制造的设备开始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。未来,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市场潜力巨大,肉类加工机械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。
来源:中国食品报